辅导员是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从事德育工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作为“战斗”在学生工作第一线的先锋力量,辅导员队伍的全面成长和学生的成长一样重要。为了不断拓宽辅导员队伍的学习平台,加大辅导员队伍的培训力度,本学期以来,我院紧密结合辅导员队伍的实际情况和成长需求,选送17名专职辅导员代表参加各类校外培训,包括省思政骨干系列培训班、省辅导员职业能力培训暨竞赛、就业指导培训、创业教育培训、高校执行力培训、学生团队管理培训、高校学生工作专业委员会业务培训等七批次培训。
为了更好地发挥外出培训的学习效益和“种子效应”,使整个学工队伍都能分享到外出学习的成果,达到“以点带面”、共同进步的目的,6月17日下午,学生处在五山校区第三会议室召开“辅导员外出学习交流汇报会”,学生处负责人、全体辅导员参加了会议。学生处张镜怀处长主持了会议。马瑗泽、朱丹、陈栋、孙敏、王素萍、宋玎、姚株灿七位老师分别结合自己在学习中的所见、所思、所得做了主题发言。
会上,首先马瑗泽老师分享了参加第三届广东省高校辅导员职业技能培训暨竞赛的心得体会。马老师分别从培训内容、竞赛项目、心得体会等几个方面分享了此次参赛经历。她指出:在繁忙的工作中,参加此次培训暨竞赛,受益匪浅。作为辅导员,要不断提高自身职业技能,增强辅导员的责任意识,促使自身队伍建设的职业化、专业化。值得一提的是,马瑗泽老师凭借扎实的基本功和较优秀的临场发挥获得三等奖。
朱丹老师参加广东高校第六十三期思想政治教育骨干培训班,作了汇报发言。朱老师就如何提高辅导员科研能力作了重点汇报。同时,朱老师还毫无保留的分享了参加此次培训的感受与收获:在差距中看到前行的方向,在学习中不断成长和进步,在交流中不断发现问题与不足,在反思中寻找思路和方法;提高科研能力要理论与实践并重;做科研项目要坚持不懈;申报年度辅导员要注重经验和方法。
陈栋老师以“会欣赏,善沟通,带团队”为主题,汇报了参加广东省教育厅主办的“2014年广东省高职院校德育教师-班主任团队管理研修班”的内容。他着重讲述了“爱的五种语言”、“如何表达欣赏与批评”、“沟通的基本技能与倾听的技巧”、“如何带好团队”等方面的内容。陈栋老师重点强调作为辅导员老师,在日常的学生管理工作中,应该怎样做到转换视角与角色定位,重新思考作为学生管理工作者的工作责任和价值。
孙敏老师汇报了由广东省高校学生工作委员会主办、中山大学管理学院EDP教育中心承办的《高校执行力提升》专题培训课程。孙老师主要从对执行力的认识、如何提升个人执行力和组织的执行力等三个方面作了汇报。
王素萍老师汇报了参加广东省高校创业指导师认证培训班的主要内容给,分别从创业团队、创业项目、创业市场、创业课堂、指导实务、创业资源等六个方面分享了培训专题,并认真分析了我院现阶段创业教育的情况,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
宋玎老师介绍了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人员培训。宋老师重点讲解了自己在本次学习中的思考,通过短短几天的学习,提升了对就业指导工作的全方位的认识,并对就业工作的实效性进行了梳理:从服务、师资队伍、就业调研、信息平台、规章制度等几个方面全面提升就业指导工作的专业化程度。
最后,学生处姚株灿老师用“弥足珍贵、收获良多”形容自己参加广东省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工作专业委员会2013年年会的感受。姚老师以“归根筑底,刚柔相济”为主题,介绍了中山大学信息科学学院“宿舍公约”的学生工作案例,证明学生工作需要学生工作者耐心细致去教育去引导去服务,理清了学生工作中管理与教育的区别,谈吐幽默风趣,举例生动形象,现场氛围热烈。
学生处张镜怀处长在总结此次交流汇报会时表示,学工队伍要实现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辅导员要真正做好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引路人,就必须注重自身的学习、成长和提高,参加各类培训就是很好的途径。今后,学院将继续加大力度,有针对性地、多形式地输送更多专职辅导员外出培训学习交流,同时继续开展更科学更有效的校本培训,以拓宽视野、提高业务素质,全面提升学工队伍的能力和素质,促进学工队伍和学生共同成长。
(学生处:邹磊磊∕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