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工快讯 > 正文

不断完善“高强大”人才培养服务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发布日期:2013-10-18    作者:     来源:     点击:

学生是高校的主体之一,服务好学生是高校开展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题中应有之义。我院学生工作的定位是:关爱学生、服务学生、发展学生,这是我院严格执行党的教育方针的有力体现,也是我院学生工作顺应时代要求,落实以生为本的真实写照。

服务学生,我院重点是建立健全全学程六大学生服务体系:一是思想教育服务体系,二是学业发展服务体系,三是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四是心理咨询服务体系,五是困难资助服务体系,六是素质拓展服务体系。通过这六大学生服务体系的不断完善,有效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一、完善思想教育服务体系,以思想引导促学生发展

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阵地,它教给学生的不应当仅仅是文化知识和实用技能,还担负着更重要的使命,这就是陶冶情操、铸造健康的人格,特别是要培育学生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我院学生工作一贯把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摆在突出位置,用思想引导,促进学生发展。

(一)增强党性,焕发正能量

加强大学生党员党性教育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本质要求,是保持大学生党员健康成长的需要,是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一个永恒的主题。我院通过党建文化节、党员学长制等各系各具特色、切合学生需求的党建工作加强对学生思想教育,充分发挥党团组织在学生思想教育中的重要引导作用,使学生在人性、人格、人品中真正提高觉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同时,通过学生党员在学生中的先进性,发挥学生党员的朋辈教育功能,起到模范带头作用,成为学生成长发展的榜样,成为入党积极分子的仿效者。“一名党员一面旗帜”,在品行、学习、生活等方方面面积极焕发正能量,使学生学有榜样,做有方向。

(二)建队伍,打造“传道者”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学生思想素质高低,首先取决于教师思想政治素养的高低,拥有一批高层次、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保证学生思想素质走向高水平的前提。为此,我们历来高度重视学工队伍建设,把提升学工队伍思想政治素养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通过研讨会、培训等形式狠抓辅导员、班主任、德育导师的思想政治素养,切实打造学生思想教育的高水平“传道者”,力促学生良好思想素质的形成。

(三)多渠道,全面砺品行

思想教育的着力点就是端正学生的品行,从而使学生拥有高尚的品格和行为。我们通过主题班会课、国旗下的讲话、党课、“三大典礼”等多种渠道,全面砥砺学生的品行,为学生的发展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完善学业发展服务体系,以学业辅导促学生发展

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必须紧紧抓住学习这条主线。我院学生工作的关注点始终聚焦在学生学习上,努力打造“学在广外艺”品牌,主动构建以促进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学习风气、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核心导向的工作模式,力促学生全面发展。

(一)制度导向

学生工作从制度管人向制度育人的转变,是我院近年来学生工作制度建设的突出成效。各项学生工作制度的制定与完善,都是紧紧围绕如何发挥育人的功能,用学生管理制度引导学生发展什么如何发展。如综合测评中占60%比重的学业成绩,将能力素质独立出来进行测评,突出创新创造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旨在让学生明确大学期间的主业是学习,应全力学好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锤炼综合素质;学生奖励实施办法和各类奖学金管理办法均给学生应抓好学业的明确导向,使学生学有动力,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和风气。

(二)师长导航

为切实做好学生学业规划、学习困难学生的学习帮扶工作,我们通过专任教师指导、学工队伍与学生面对面交流、优秀校友主题报告、主题活动等形式,加强对学生学业规划、专业及课程修读、学习能力和方法提升等多方面的指导,为学生提供多种形式的帮助,满足学生学业发展的不同层次需要,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使学生学有方法、学有帮助,为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给予全方位的导航。

(三)互学互助

自我教育是加强大学生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以“朋辈教育”为抓手,深入开展学生自我教育。通过学习型寝室、技能辅导班系内系际互助、系际英语口语晨读辅导等形式,开展学生之间的互助学习,实现互助进步、共同成长、自主学习的良好局面。

三、完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以就业指导促学生发展

在就业工作中,我院突出以全程就业指导与个性咨询服务相结合、传统就业服务手段与创新就业服务载体相结合、多样化的校园招聘活动与网络就业信息服务相结合为抓手,努力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开创就业指导服务工作新局面。

(一)全程就业指导与个性咨询服务相结合

根据学生就业指导服务共性需求和个性差异的区别,我们采取了全程就业指导与个性咨询服务相结合的点面结合法。一方面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就业指导课和职业生涯规划课、举办各层次的就业指导讲座、座谈会,不断提升学生就业能力和就业技巧。另一方面针对学生个性差异开展个体咨询、一对一辅导等个性化就业指导服务。

(二)传统就业服务手段与创新就业服务载体相结合

为顺应时代和学生群体不断发展变化的需求,我们主动求变,在开展好“三支一扶”、应征入伍、师范生上岗考、办理教师资格证、就业派遣等传统就业服务的同时,不断创新就业服务载体,努力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如:编印漫画版就业政策宣传册、建立毕业生手机短信息平台、开通广外艺就业办微博等,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提供就业服务,丰富了就业服务方式和渠道。

(三)多样化的校园招聘活动与网络就业信息服务相结合

为促进学生充分就业,我们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积极引进企业,举行各类校园招聘会和小型专场招聘会,为学生和用人单位搭建双选平台。同时,通过就业网站、QQ群、微博等网络媒介向学生发布就业信息,使学生能及时、高效的获取海量就业信息,为学生顺利就业提供有力保障。

四、完善心理咨询服务体系,以心理疏导促学生发展

心理健康应该是理想人生的首要条件,良好的心态是辛福生活之源。心理健康更关系到人生的成败。为此,我们高度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服务,全力帮助学生保持良好的心态,健全人格。

(一)抓好机构队伍建设,夯实工作基础

心理工作机构和队伍是开展好心理工作的基础,我们除建立院级心理咨询中心外,还在各系设立二级心理辅导站、成立“大学生心理协会”、在班级中培育心理委员。建立了“以服务学生为中心”的四级防护网络,形成学校—系—班级—宿舍一条线的四级心理健康教育网络体系。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建设,不断加大辅导员和班级心理委员的培训力度,提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水平,为开展好心理咨询服务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丰富心理教育形式,注重教育实效

我们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新生心理适应素质拓展训练、各类心理健康讲座、个案心理咨询与危机干预、朋辈教育等丰富的心理教育形式,使学生的消极情绪得以释放,顺利摆脱心理压力,排除心理障碍,改变不合理的认知和行为,提高心理平衡能力与承受能力。及时有效地解决学生心理问题,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三)打造特色心理活动,浓厚心理氛围

借助525心理健康节、专项心理素质拓展活动等,倾力打造“爱的拥抱、爱的分享、爱的鼓励”等大型团体活动、心理健康游戏、心理健康操等特色心理活动,用学生乐于接受、热衷参与的形式,促进学生主动投身到心理健康教育中来,营造人人关心心理健康的浓厚氛围。

五、完善困难资助服务体系,以资助育人促学生发展

我院的学生资助工作以服务学生的成长成才为工作方向,以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为工作目标,以物质资助与精神扶持、能力培养相结合为工作主线,坚持多元化助学工作思路,努力构建物质资助与全方位育人相结合的资助育人服务体系,发挥促进学生发展的最大功效。

(一)物质资助力度不断增强

为切实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实际困难,我院构建了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体,包括“奖、贷、助、补、减”等内容的功能完善、覆盖面广的多元化物质资助体系。通过国家“三金”、各类助学金、校内勤工助学金、燎原基金等,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全覆盖,真正落实“没有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的助学要求,切实解决贫困家庭学生学习的后顾之忧。

(二)资助育人手段不断创新

一直以来,我院助学工作坚持物质资助与精神引领并重,不断强化资助育人理念,创新资助育人手段。一是开展国家奖学金获奖学生、“自强之星”宣讲活动,切实发挥国家奖学金获奖学生、“自强之星”的示范作用。二是通过会议、座谈会、课外活动等形式,开展助学贷款学生诚信教育活动,帮助学生树立诚信意识。三是组织受助学生参与公益活动,培养受助学生的感恩意识,锻炼提高实际工作能力。四是全面实施勤工助学职业化管理,强化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提高学生职业素质。

(三)助学功能不断完善

通过资助手段的创新和各项资助举措的落实,我院的助学工作已由过去单一的“资金资助”功能,发展到今天集“资金资助、成绩提升、学业发展、社会实践、兴趣拓展、能力建设、视野扩大、自信激励”等多项功能为一体的资助“组合拳”,逐步满足受助学生的多元化需求。助学功能的不断完善,使得受助学生能以平和的心态对待家庭经济困难,不暗示、不强化自己“贫困生”的标签,快乐、充实地参与到多彩的大学生活中去。

六、完善素质拓展服务体系,以素质提升促学生发展

为满足学生成长成才的多样化素质教育需求,围绕学生素质提升,我们通过拓展学生素质培养途径,开展有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帮助学生发觉自身潜能,提高综合素质。

(一)拓展学生素质培养有效途径

学生素质拓展服务体系的构建和素质培养成效如何,关键是看有没有合适有效的素质培养途径。我院各级学工部门不断拓展和打造“三下乡”社会实践、社团活动、志愿服务、参与学生事务管理、校内勤工助学职业化管理、社会调研、校友访谈等一些列适合我院学生的素质培养途径,用以指导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切实有效的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二)开展有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

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在高校育人系统中发挥着与第一课堂同等重要的作用,是大学生成长成才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我院将开展校园文化活动作为素质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具有广外艺特色的校园文化艺术节、英语节、各系专业技能节、社联节、体育节、师范生技能大赛等校园文化活动的广泛开展,加深学生对专业知识的了解,提升学生的专业水平,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锻炼学生全面的能力。

服务无止境,完善不停步。卢羡文书记在9月18日学生处党支部会议上指出,学工队伍要进一步优化工作作风,推进学生工作六大服务体系向更广更深方向发展,加强分类教育引导和分类服务,促进学生的个性化成长,切实提高学生工作在“高强大”人才培养的贡献率。曾用强院长在9月24日的“HAPPY365”学生素质培养体系构建工作推进会上强调,要转变学生工作思维,提升学生工作智慧,减少单向灌输,要注重通过构建学生亲身参与和体验的活动体系,让学生在参与活动中实现自我教育和自我提升。

广外艺学工人将根据学院领导的指示和学生发展的需要,不断创新服务举措,提升服务内涵,拓展服务外延,完善服务体系,努力使学生工作的一切内容、途径和平台,最终都落脚于促进学生提高职业素质、强化就业能力、加大发展潜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学生处:姚株灿/文)

五山校区地址:广州市天河区瘦狗岭路463号                    燕岭校区地址:广州市天河区燕岭路495号

海珠校区地址:广州市新港中路艺苑南路29号                  龙洞校区地址:广州市天河区龙洞东路128号

天平架校区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平架兴华直街338号      花都校区地址:广州市花都区花山镇山前大道福源水库19号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