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国举行飞行大赛,许多鸟飞累了就放弃比赛。天空只剩下老鹰,它以为自己赢了,却发现有只小鸟飞得比自己高。但小鸟说老鹰才是冠军,是老鹰一路载它上来,满足了它从最高的天空看世界的心愿。”
在绘本里,回到单纯与自己相遇;在隐喻里,遇见更深的、幽微的自己,只要你愿意。
近日,我院心理研究与咨询中心举办了为期两天的隐喻故事治疗工作坊,我院专兼职心理咨询员、各系二级心理辅导站副站长,自兄弟院校老师们的积极参与培训。工作坊导师是来自美国NGH认证催眠治疗师、NLP基础课程讲师,台湾籍学者邱丽娃老师。
隐喻(metaphor)一词源自希腊语metaphora,意为“传递”,即将真实的事物用影射、模拟的方式传达出来。咨询师通过选择为来访者“量身订制”的故事,了解和帮助来访者,这便是隐喻治疗(Therapeutic Metaphors)。
丽娃老师以绘本《有时候,我觉得我像》开场,在场所有老师就像进入一座想象与创意的花园,在这座花园里,树木扶疏、百花齐放、众鸟啁啾。绘本好像一座桥,这座桥可以通往自己的内在。
接着丽娃老师给大家介绍什么是隐喻,生活中的语言,到处充满了隐喻,通过三人的体验活动,让大家学会如何产生隐喻,如何澄清隐喻。从而觉察自己,了解他人。在隐喻接力中,让大家体验由困境产生的隐喻,通过接力达到扩展,给当事人一个新的角度与新的思维,故事的出人意料,突如其来让当事人思绪出轨,找到转向,从而能走出困境,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心理咨询师是一个需要不断学习和提高的职业,通过这次工作坊的学习,让我院的心理咨询员们有了一次新的体验,从一个新的方式去觉察自己,释放自己,以更好的状态去面对工作;同时老师们也学习到了隐喻这项治疗的技术,提高了老师们的业务能力与水平。
(心理研究与咨询中心:朱婵媚/文,林海婉/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