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工快讯 > 正文

学生处党支部创建学习型基层党组织纪实

发布日期:2013-07-05    作者:     来源:     点击:

2013年7月,学生处党支部被评为我院“先进基层党组织”,这是学院党委对学生处党支部成立以来开展工作取得成绩的充分肯定,也是对学生处党支部以学习促进工作、不断提高学生工作成效的鼓励和鞭策。

学生处党支部是由我院学生处党员组成的一个年轻的基层党支部,现有党员12名,其中支部书记1名,支部委员2名。这是一支富有朝气、团结和谐、特别能战斗的队伍。成立两年来,学生处党支部严格按照“党性强、作风正、服务好、效率高”要求,围绕学院“高强大”人才培养这一中心工作,以创建高校学习型基层党组织为主线,不断增强支部的学习力和战斗力,高效率、高质量完成各项任务,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创新性。

一、明确目的,强化团体学习意识

学生处党支部开展创建学习型党组织活动,宗旨就是“学习提升素质,学习促进工作”,努力实现“四个目的”:1.促进党员的全面发展。通过学习,增强党性修养、提高职业素质、提高工作成效;不断提升人生境界、实现自我超越,加大发展潜力、实现全面发展;2.增强党员干部的改革创新能力。学生工作要发展,根本靠改革,关键在创新。在应对高校学生工作发展面临的新情况新挑战进程中,学生处党组织应始终成为坚强的战斗堡垒。3.提高党员干部建设和管理学生工作职能部门的能力。建设和管理好学生工作职能部门的能力主要靠学习,从实践中学习,从书本中学习,从交流中学习。4.带动全院学工队伍,形成重视学习、崇尚学习、坚持学习的浓厚学习氛围,建设学习型学生工作管理团队、学习型辅导员队伍,提高学工队伍的学生工作造诣,特别是强化学生工作的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

团体学习是学习型基层党组织的一项基本活动。学生处党支部非常重视从每位党员的不同实际出发,激发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的学习力、激励工作热情、激活潜能,倡导“学习促进工作,工作推动学习”的新理念,期望在建设学习型基层党组织活动的引领下,全体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把学习作为一种政治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方式,成为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就业指导、心理健康教育、资助工作、素质拓展、学生工作科研、安全管理的行家里手。实践证明,通过团体学习,学生处的凝聚力也得到不断增强。


二、丰富学习内容,增强党员学习针对性

求真务实,切实提高学习实效性。学工人员承担的事情多、压力大,学生处党支部要求党员克服困难、因人制宜搞好学习;引导党员客观分析自身的知识、能力、素质中存在的问题,明确缺什么,当务之急要补什么、学什么,争取通过最快的时间、最佳的途径学习最迫切需要的资源,真正学有所得、学有所用。

1.加强教育方针政策和教育理论学习。特别是学习国家、上级关于高等学校育人、关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工作的会议精神和相关文件,落实和改进实践育人的工作要求。2012年1月15日上午,学生处党支部结合实际在全院率先学习教育部颁布的《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有力提高学生处党员队伍的道德修养,规范党员同志的职业行为,增强党员同志关爱学生、善待学生的工作理念,提高党员同志的服务质量。2012年11月20日,学生处党支部结合本职工作,组织全体党员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切实将高等学校“立德树人”等会议精神落实到工作中的方方面面。


2.加强学生工作方法研究。深入探讨高校学生工作的理念创新、制度创新、方法创新、机制创新、队伍建设、模式创新等等。为了不断开阔工作视野,创新工作方法,学生处党支部组织支部成员走访兄弟院校,或者浏览全国各高校学生工作网站,积极学习借鉴兄弟院校先进经验,积极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形成了一系列理论成果和规章制度,先后组织编印了系列学生工作成果材料,例如《学生工作年鉴》、《班会课方案材料汇编》、《学生工作获奖论文集》、《学生工作科研成果汇编》等。


3.加强专业基础知识学习。支部中青年党员充分利用各种途径积极加强自身专业知识学习,提升职称和学历学位。近两年来,支部党员共发表论文9篇,其中核心期刊1篇;完成省级思政课题1项,广东省党建研究会课题1项,2013年院级课题立项3项。

三、完善学习机制,增强学习成效

1.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支部组织生活和学习活动。学生处党支部精心开展“三个一”学习工程,要求支部的每一位党员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有计划、有深度地自我学习和互相学习,要“每月读一本好书”、“每学期开一场讲座”、“每年发一篇论文”。该支部定期举行支部学习会或研讨会,由12名成员轮流担任主讲,向大家推荐与学生工作相关的好书,或是畅谈工作经验,会后主讲人再将自己的学习成果提炼成科研论文。通过这些平台,使得支部成员真正做到了“工作学习一体化”和“团队个人学习一体化”。


2.搭建层次丰富、立体的支部成员培训体系,包括支部书记和委员的管理干部培训、普通教工党员的专题培训和业务培养、新党员的岗前培训、老党员的继续教育等。例如,积极组织支部党员通过在职研讨进修、高校学生处跟班学习、短期的学习进修、参加省内外学生工作会议、参加校内学生工作典型案例研讨活动和学工论坛、日常自修等多种途径进行学习。

3.充分利用校内外各类学习资源构建多元化和信息化的学习平台,例如建立可共享的知识库,内容包括学习经验、学习成果、工作案例分析、工作档案等,或定期举行的专题工作研讨会、工作经验交流会,使得支部成员“个人知识显性化”。例如,以科室(学生科、就业办、资助管理中心、心理咨询中心等)、课题组、备课组、临时专门任务工作组等为单位开展学习,就某一专题进行系统学习和深入探讨;强化“合作分享交流”,通过建设专题网页和设置公共邮箱,互相推荐高职教育改革、高职学生工作等方面的优秀学习资源,分享学习心得,节约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4.支部还充分利用现代网络媒介,例如网站、QQ群、微博、微信、校园办公网络系统等,对支部党员进行远程教育和培训,创新党员培训的载体。

四、转化学习成果,提高工作成效

为了促进支部党员将学习成果运用于党支部的决策中和业务工作成效的提高中,学生处党支部进行了如下尝试。

首先,组织成员根据支部工作中的某一难题,进行党建课题研究,通过研究的形式把组织平时的学习成果和工作经验进行凝聚和提炼,并对组织难题进行共同研究、分析和对策寻求,通过项目化的形式再把课题研究成果重新运用于工作中。例如,2012年3月,学生处党支部结合构建学习型党支部的趋势和需求,组织支部党员申报广东省党建研究会课题《“学习型组织”理论视域下高校教工党支部建设新机制研究》,并成功立项,经过一年的研究,该课题形成两篇论文成果,分别是《“学习型组织”理论视域下高校教工党支部建设新机制研究》和《创新高校“学习型”教工党支部的学习机制》。2012年10月,学生处党支部书记张镜怀同志组织支部党员结合学生处资助工作的实际,申请广东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题《高校贫困生需求特征分析与资助方式研究——以高职院校为例》并成功立项,目前正在研究。

其次,党支部还定期组织成员参加基层调研,总结工作经验,提高实践创新能力。此外,组织成员运用所学的创新理论和专业知识,对现有的工作机制进行创新和完善,用学习能力的增强促进工作成效的提高,形成“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的良性循环,真正实现学习和工作成果的“双向转化”。

五、收获累累硕果,播种明日希望

总的来讲,通过构建学习型党支部,学生处党支部充分激发出了班子成员的自觉意识和团体协作的能力,增强了班子的凝聚力,增强了党组织的向心力,提高了党员干部队伍的战斗力,有力地推动了学生工作的开展,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1.不断创新学生工作理念,把“关爱学生、服务学生、发展学生”作为学生工作根本目标,有力促进学生提高职业素质、强化就业能力、加大发展潜力,切实提高学生工作对我院培养“高强大”人才的贡献率。

2.不断拓展学风建设的新途径和新内容,坚持“三早一修”和课堂秩序三级巡查机制,创新性地开展第二课堂的学习互助体系,有力地促进我院学风继续向好的方向发展,尤其是有效浓厚了五山校区“三早一修”的学习氛围。

3.不断完善就业指导服务,结合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提前一年对准毕业生开设就业指导课程,并通过微博、漫画宣传册、讲座、宣传栏、班会课等形式,广泛宣传就业政策,加强毕业生分类指导,强化就业指导资源整合,帮助学生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

4.不断探索和实践学生素质教育体系,以培养学生专业核心技能和职业核心能力为目标,提高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5.不断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服务的质量,建立了“以服务学生为中心”的四级防护网络,形成学校——系——班级——宿舍一条线的四级心理健康教育网络体系。

6.不断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搭建学习平台、科研平台、交流平台、发展平台和教学平台等“五个平台”,着力打造一支学习型、研究型、创新型、专家型、双师型的“五型”辅导员队伍。

7.不断完善学生扶贫助困体系,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物质扶贫和精神扶贫,满足困难学生的“八大需求”,即资金支持、成绩提升、学业发展、社会实践、兴趣拓展、能力建设、视野扩大、自信激励。

厚德载物,春华秋实。近几年来,学生处党支部通过努力收获的荣誉有:

1.2013年3月20日,在广东省高校学生工作专业委员会2012年年会上,学生处张举正老师、赵泓呈老师被评为“2012年广东省高校学生工作先进个人”。

2.2013年1月8日,我院被评为“2011-2012年广东省高校助学贷款工作先进单位”,学生处张武龙老师荣获“2011-2012年高校助学贷款工作先进个人”。

3.2012年全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督查优秀等级全省共有19所高校接受督导检查,6所学校获得优秀,我院排名第一。

4.2012年4月,我院团委荣获“广东省五四红旗团委”称号。

5.2012年3月7日,在广东省高校学生工作专业委员会2011年年会上,学生处张镜怀处长凭借21年丰富的学生工作经验和显著的学生工作业绩,荣获第三届广东省高校学生工作“红棉奖”。

6.我院助学工作在广东省教育厅的考核评估中,连续两学年即2010-2011学年和2011-2012学年被评为优秀,并获得110多万元中央奖补资金。

7.《两纵两横到边到底,全程不断全员参与——广东外语艺术职业学院“心灵成长”主题教育活动》获2011年广东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评选三等奖。

8.2011年12月30日,我院荣获第六届广东大学生校园文化艺术节 “优秀组织奖”。

9.2011年12月28日,在广东省高校资助工作总结会暨高校助学工作专业委员会2011年年会上,学生处方坚伟老师被评为“广东省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先进个人”。

10.2011年 9月29日“安博杯”首届全国高校就业指导课程教学大赛广东赛区决赛在华南师范大学石牌校区举行。学生处章丽老师在比赛中凭借优异的表现荣获本次比赛高职高专组一等奖。

11.2011年3月8日,在广东省高校学生工作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上,学生处张镜怀处长被评为“2010年广东省高校学生工作先进个人”,李躜雯老师撰写的论文《以“关爱学生”为支点构建高职院校学风建设新机制——着力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科学化水平》荣获年会交流论文二等奖。

此外,在我院近几年的职能部门考核中,学生处均名列前茅,职工亦在各类校内评优考核中获得多项荣誉。

在今后的工作中,学生处党支部以今天的荣誉作为新的起点,继续发扬积极进取、开拓创新、关爱学生、服务群众的优良作风,虚心学习借鉴其它支部的先进经验,以创新观念为引领,探寻学生工作发展新领域;以学风建设为抓手,提高学生工作对人才培养的贡献率;以学生工作课程化为突破口,推动学生工作提升层次;以“HAPPY365”学生工作人才培养体系为载体,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断开拓学生工作新局面,为提高办学水平、促进学院各项事业的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

(学生处党支部:李躜雯/图文)

五山校区地址:广州市天河区瘦狗岭路463号                    燕岭校区地址:广州市天河区燕岭路495号

海珠校区地址:广州市新港中路艺苑南路29号                  龙洞校区地址:广州市天河区龙洞东路128号

天平架校区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平架兴华直街338号      花都校区地址:广州市花都区花山镇山前大道福源水库19号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