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前一则关于规范学生校园文明礼仪行为的通知在校园里引起了轩然大波,甚至受到了诸多社会媒体的关注。学院对于这一事件坦诚相对,主动跟学生沟通,积极接受媒体采访,最终获得了学生的理解和媒体的支持,消除了很多误解。不少带着“质问”而来的媒体记者最终带着理解而去。6月18日多家社会媒体关于该事件的报道都肯定了学院抓着装礼仪的做法。媒体强调的观点包括:公民要注意不同场合、穿着得体;穿衣有自由有个性,但前提是穿衣要自律自重;认可学院存在未成年学生要加强管理,毕业后当老师更需良好的穿着习惯;女性穿着要做到“得体而不暴露,大方而不折腾”。
碰巧的是在这个时候,《人民日报》上发表一篇时评,题目是《我们的“教养”从何而来?》。文中提到:不少中国人受到过教育,但没有教养。有教养比拿到文凭更重要。一个现代公民,首先要培养一种心智健全的完整人格;一个“礼仪之邦”,尤其应该懂得“教养”之于现代中国的意义。这更加坚定了学院大力推行礼仪教育和文明修身教育的决心和信心。
“不学礼,无以立。”作为一个有着35年师范办学积淀,以外语和艺术为特色的高校,礼仪教育一直以来是学院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依据教育部《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精神,学院分别于2008年和2012年制定了《学生课堂行为规范》、《学生日常文明礼仪规范》,并以此为依据在校园中,通过各种途径大力推行礼仪和文明修身教育,取得良好效果。在校园里、在各类技能比赛赛场、在社会实践地点,广外艺人“知礼、守礼”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成为广外艺精神的一种体现。
礼仪是塑造高尚人格的途径、追求事业成功的手段、打开交际大门的钥匙、联系人际关系的纽带。随着学院新一轮改革的深入,在大力推进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狠抓学风的背景下,礼仪教育在广外艺再一次得到强化。《礼仪培训》成为一门课程走向了课堂,礼仪专题讲座、专题研讨会相继举行。在刚刚结束的学院第二届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评选活动中,国际商务系申报的《文明修身礼仪修心》获得唯一一个一等奖,并将代表学院申报2013年广东省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
在我院学生工作人才培养体系中,礼仪修养被视为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学生发展潜力(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学院院长曾用强教授强调,不管是培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还是提高学生软实力,学生工作必须构建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与教学工作人才培养体系并行不悖、相辅相成。曾院长明确提出了我院“HAPPY365”学生工作人才培养体系。“HAPPY365”表面的含义是快乐每一天,也表达教育的本质在帮助学生追求快乐生活、快乐成长、快乐发展。“HAPPY365”学生工作人才培养体系的核心内容包括:1、培养我院学生的五项特质,即:Healthy——健康,Ambitious——笃志,Painstaking——勤奋,Polite——知礼,Youthful——阳光。2、开展“三美五进六能力”(“365”)学生文明修身教育和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即语言美、行为美、形象美(“三美”)进教室、进图书馆、进宿舍、进饭堂、进第二课堂(“五进”),引导学生努力锻造六项职业核心能力,包括:自我管理能力、与人交流能力、与人合作能力、信息处理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
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礼仪素质、文明修养和职业核心能力,我院将进一步完善“HAPPY365”学生工作人才培养体系,包括具体指标、考核方式、奖惩方式、学分赋予等项目,将学生软实力培养工作课程化、科学化,切实提高我院人才培养质量。
(党宣、学生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