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导员队伍是高校教师队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引路人和知心朋友,是保证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力量。为了进一步促进辅导员队伍的发展,我院于6月9日下午在五山校区行政楼202会议室召开辅导员队伍建设十周年座谈会,会议的主题为“回眸·总结·展望”。曾用强院长出席座谈会并作重要讲话,学生处负责人、全体辅导员、已转岗辅导员、学生处工作人员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学生处副处长张举正主持。
首先,会议通过“青涩年华”、“苦乐年华”和“逐梦年华”三个环节,结合精美的PPT和视频,对我院十年来辅导员工作的点点滴滴进行了回眸。已转岗的辅导员和现任的辅导员纷纷畅谈自己在辅导员工作中印象最深刻的“第一次”,回味印象最深刻的“苦”和“乐”,畅想“辅导员之梦”。
随后,学生处处长张镜怀对我院辅导员队伍建设十年历程作了介绍和总结。
2003年,我院选聘了第一批专职从事学生工作的7名辅导员。十年来,我院结合学生实际,从政策支持、制度保障、选聘配备、培养培训、规范管理、考核激励等方面入手,努力使辅导员工作成为“事业有平台、发展有空间、成长有环境”的管理岗位,努力打造出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辅导员队伍。目前我院有一线专职辅导员34人,其中硕士31人,讲师14人,副处级辅导员1人,正科级辅导员16人。经过十年的精心打造,我院的辅导员队伍已经成为一股维护学院稳定大局、促进学院办学目标和人才培养目标实现、推动学院改革发展的中坚力量。
“桌上清水依旧,学工景象常新”。张处长用三个“5”概括了我院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的嬗变:1.早期的“五个一工程”,即每位辅导员每个学期“为学生举办一场讲座、向学生推荐一本好书、向学生介绍一种学习方法、帮学生策划一个活动、写一篇有价值的学生工作论文”;2.中期的“五型辅导员”,即打造一支学习型、研究型、创新型、专家型、双师型的“五型”辅导员队伍;3.近期的“新五一工程”,即围绕一个中心(培养“高强大”人才),抓住一条主线(学风建设),完善一套机制(学生工作机制),构建一个体系(学生工作课程化体系),守住一道防线(安全稳定)。
会上,曾用强院长作了重要讲话。他首先代表学院感谢辅导员队伍兢兢业业坚守学生工作第一线,在学院发展中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他赞赏地说:“10年,辅导员队伍依然充满阳光和希望,更加自信和坚韧!我衷心地希望辅导员队伍在新的10年里,一如既往地与学生、与学院一起成长发展!”随即,他与辅导员分享自己到学院以来第一次听课、第一次参加新生接待、第一次到宿舍探望学生、第一次到学生处调研带来的对我院学生特点的感受、对学生工作重要性的体会。他强调,学生是学院生存之本,没有学生就没有学院。因此,必须将学生工作作为品牌和特色来抓,作为提升学院发展竞争力来重视和开展,学工队伍为此责无旁贷。对此他指出,面对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就业竞争市场化,我院培养的学生只有具备“双实力”才能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所谓“双实力”,包括由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构成的“硬实力”,由心理素质、职业道德、礼仪修养、职业核心能力等构成的“软实力”。辅导员这支“阳光队伍”,定能为培养具有“双实力”的广外艺学子作出自己的贡献,尤其是在学生“软实力”培养上具有关键的作用。
最后,曾院长表示,辅导员队伍承担了一线学生工作,事情繁杂、压力大、付出多,对此学院层面也将进一步加强辅导员队伍的建设力度,关爱辅导员队伍,搭建队伍成长平台,拓宽队伍发展途径,完善队伍的激励机制,构建“稳定+一定的流动”的辅导员队伍生态发展结构,确保我院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化、专业化和专家化发展。
(学生处:李躜雯/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