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学期,学前教育学院开展的婴幼儿双语戏剧课程作品化实践活动给学生专业化成长带来了什么积极变化?学生将课程学习中创作的作品带入幼儿园和教育机构进行公益演出带来什么样的社会效益?1月13日,学前教育学院的同学们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幼儿园进行的光影剧公益演出给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图:学前教育学院学生开展作品化实践活动
本学期,学前教育学院开设的婴幼儿双语戏剧课程以作品化实践进阶为主线,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在前八周学习完课程之后,学生以儿童光影剧的成果形式,将小组合作创编的小作品在校园内进行光影剧场的英文版演出。这一阶段主要是检验学生英语语言能力、光影剧操作演出技能的掌握程度;第二阶段是学生走出学校,到校外婴幼儿教育机构/企业进行课程实践,为小朋友们进行光影剧的公益演出。这一阶段主要是锻炼学生在真实的职场环境中如何熟练运用课程知识与幼教技能;第三阶段是在学生完成教育实习后,再一次深入幼儿园进行公益演出。这一阶段主要是让学生在前两个阶段的学习和实践的基础上进阶提升专业技能,培养专业自信,让她们超越第一阶段的新奇和生涩、第二阶段的紧张和不知所措,进阶到第三阶段的胸有成竹,有条不紊,游刃有余。

图:在广外幼儿园实践课程合影
本次演出为广外幼儿园110多名小朋友表演了5场次儿童光影剧《寻宝记》(中文版),长达3个小时。同学们意气风发,精神抖擞,兴趣盎然,场场精彩。儿童光影剧贴近幼儿生活,符合幼儿认知,形式新颖,内容生动有趣,充满正能量,受到了小朋友们的热烈欢迎和幼儿园领导老师的夸赞。

图:我院师生在广外幼儿园合影
婴幼儿双语戏剧课程教学通过三步进阶实践,学生的专业素质与专业能力逐步提升,自信心、语言艺术表达能力、临场应变能力、与小朋友互动等方面有明显进步,还坚定了部分学生的职场方向选择,并激发了创业思维。“校-企-园”三方共建,也保证了课程内容与职场需求不脱节,更接地气。课程的校内专任教师、企业导师以及幼儿园资深教师的紧密合作,从多角度开展课程共建,丰富了课程内容,拓展了课程内涵。
(学前教育学院:张燕/文,张燕、广外幼儿园/图)